行业新闻

聚焦 productronica China:工厂自动化案例分享,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

2025年09月01日

在电子制造行业向 “高精度、高产能、高可靠性” 升级的过程中,工厂自动化已从 “可选配置” 变为 “核心竞争力”。通过机器人、智能检测、自动化产线与数字管理系统的协同,企业可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30% 以上、产品不良率降低 50% 的突破。2026 年 3 月 25-27 日,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(productronica China)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(E1-E5, W1-W3 馆)盛大开幕,近 100,000 平方米的展会现场将汇聚超 1,000家行业优质企业,其中自动化展、机器人展、智能检测展、智能制造设备展将通过真实工厂案例,展示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制造全流程的落地效果,为展商和制造业观众提供可复制的升级路径。


汽车电子线束:机器人与视觉检测的 “精准协同”

汽车电子线束的端子压接、导通测试、捆扎等工序,传统人工操作易因疲劳导致压接不良(不良率约 2%)、测试漏检,且人均日产能仅 800 套。某 Tier 1 企业通过自动化改造,在 productronica China 展会展示的方案成为行业标杆:

  • 机器人替代人工:采用机器人展展示的六轴协作机器人(重复定位精度 ±0.02mm),配合定制化夹爪完成端子压接与线束搬运,压接力度通过传感器技术展区的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(精度 ±0.1N),确保压接合格率提升至 99.9%;
  • 视觉引导与检测:高精度2D视觉系统识别线束端子位置,引导机器人精准对接;3D 视觉系统检测端子压接高度(误差≤0.01mm),替代人工目检,检测效率提升 4 倍;
  • 产线联动:通过PLC 工控系统展区的数字控制器,实现 “机器人压接 - 视觉检测 - 自动捆扎” 全流程联动,人均日产能提升至 2400 套,生产效率翻 3 倍。

在展会汽车电子制造展现场,观众可直观观察该产线的实时运行,对比人工与自动化的效率差异。


消费电子 SMT:自动化产线与智能仓储的 “效率革命”

消费电子 SMT(表面贴装)产线面临 “多品种、小批量” 订单需求,传统产线换型时间长(约 2 小时)、物料管理混乱,导致设备利用率不足 60%。某消费电子企业的自动化方案在展会表面贴装展区展示后,成为中小批量生产的典范:

  • 快速换型自动化运动控制展区的伺服定位系统(响应时间≤5ms)实现贴片机吸嘴、 feeder 的自动切换,换型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,支持 100 + 种 PCB 板快速切换;
  • 智能物料管理智能仓储展的高精度激光导航AGV(导航精度可达±2mm)自动将物料从立体仓库送至 SMT 产线,通过 RFID 标签实现物料追溯,物料错配率从 1.5% 降至 0.1%;
  • 在线检测闭环测试测量展区的 AOI 检测设备(检测精度 10μm)实时识别贴片缺陷,数据同步至 MES 系统,自动触发贴片机参数调整,不良率从 3% 降至 0.8%。

该方案使 SMT 产线设备利用率提升至 85%,月产能增加 20 万片 PCB,在展会现场的模拟产线中,观众可体验订单下发后全流程的自动化运行。


半导体封装:精密自动化与数字管理的 “质量保障”

半导体封装的键合、封胶、测试等工序对精度要求极高(键合线直径仅 25μm),人工操作难以满足一致性要求,且质量追溯困难。某半导体企业的自动化方案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展区展示,凸显 “高精度 + 可追溯” 优势:

  • 精密键合自动化微组装展的超声波键合机(键合力控制精度 ±1gf)实现金丝 / 铜线的自动键合,键合强度标准差≤5%,较人工操作降低 80%;
  • 封胶工艺控制点胶技术展区的高精度点胶机(胶量控制精度可达±0.1%)实现封装胶的均匀涂覆,胶层厚度偏差≤0.02mm,避免气泡导致的漏电风险;
  • 数字追溯系统:通过通信系统展区的工业以太网(传输速率 1Gbps),将每颗芯片的键合参数、封胶数据、测试结果实时上传至云端,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,质量问题定位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5 分钟。

展会半导体智能制造展区将演示该方案的键合过程,通过显微镜观察键合线的一致性,直观感受自动化对质量的提升作用。


展会:工厂自动化升级的 “资源对接枢纽”

对于电子制造企业,productronica China 提供三大核心价值:

  • 案例参考:近 20 个行业真实案例覆盖汽车电子、消费电子、半导体等领域,可直接对标自身生产痛点,某企业通过展会案例参考,将线束产线自动化改造周期缩短 30%;
  • 设备选型:从机器人展的协作机器人、自动化展的产线控制系统,到智能检测展的视觉设备,可一站式对比 200 + 家企业的产品,现场测试设备性能;
  • 技术交流:同期 “电子制造自动化论坛” 将邀请应用企业分享改造经验(如某企业自动化后 ROI 周期 1.5 年),设备厂商解读技术趋势(如协作机器人与 AI 视觉的融合)。

2025-Banner.jpg

关于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 productronica China

2026 年 3 月 25-27 日,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(E1-E5, W1-W3 馆),productronica China 邀您近距离体验工厂自动化的创新成果,找到适合自身的效率与质量升级方案。更多展会信息可访问官网【https://www.productronicachina.com.cn】,提前规划观展路线。


FAQ

1:展会展示的工厂自动化案例覆盖哪些电子制造领域吗?

覆盖汽车电子、消费电子、半导体制造、新能源线束等核心领域,

2:中小电子企业预算有限,有适合的 “轻量化” 自动化方案吗?

有,单工位协作机器人(价格较传统工业机器人低 40%),可替代人工完成端子压接、物料搬运,单人可操作,ROI 周期约 2 年;

便携式视觉检测设备(成本≤5 万元),替代人工目检,检测效率提升 2 倍,适合小批量生产;

模块化 SMT 设备(可按需增减贴装头),初期投入降低 30%,某小家电企业应用后产能提升 50%。

3:自动化产线的 “换型效率” 如何提升吗?

换型效率提升依赖 “快速定位” 与 “参数复用”,伺服定位系统(响应≤5ms)实现贴片机、点胶机的自动参数切换,换型时间从 2 小时缩至 15 分钟;

4:如何验证自动化设备的实际效果,展会有测试环节吗?

展会设置 “自动化效果验证区”,提供三大测试服务:

  • 效率对比:在机器人展,可测试协作机器人与人工的端子压接效率(机器人日产能 2400 套 vs 人工 800 套);
  • 精度检测:智能检测展的激光测径仪(精度 1μm),检测自动化键合的线径一致性,对比人工操作差异;
  • 不良率分析:测试测量展区的 AOI 设备,检测自动化贴片与人工贴片的缺陷率(0.8% vs 3%),现场生成数据报告。

5:自动化改造的成本回收周期一般多久,展会有企业分享经验吗?

不同场景回收周期不同,展会 “电子制造自动化论坛” 有企业实战分享,欢迎报名参加感兴趣的论坛。

6:展会中哪些展区可获取自动化产线的 “全套设备”,避免多供应商对接难题?

可聚焦 “自动化集成专区”,联动五大展区提供一站式方案:

  • 机器人展:协作机器人、AGV;
  • 自动化展:产线输送系统、PLC;
  • 智能检测展:视觉检测、AOI;
  • 测试测量展区:精度检测设备;
  • 智能制造设备展:MES 系统;

7:自动化技术如何与 “质量追溯” 结合吗?

每个生产批次通过载具上的标识或MES系统记录键合、封胶等关键工艺参数;

扫码即可查看全流程数据,质量问题可定位至具体设备、操作人员、时间节点;

某企业应用后,质量问题排查时间从 2 小时缩至 5 分钟,客户投诉率下降 60%,展会可扫码体验追溯流程。

250324_Backx5_Miya1_1580x322_PC.jpg

成为展商

202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展位开始接受预定!我们将为您提供各种大小和不同配置的展位供您选择。
加入我们的社交媒体
© 慕尼黑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自 2024 年起版权所有